
如此大幅度的裁員,主要原因是去年陶氏化學業績不及預期。去年四季度,陶氏化學營收118.6億美元,同比降低17%;凈利潤6.1億美元,同比下滑64%。陶氏化學稱,上述舉措的目的是在本年度縮減10億美元開支,以應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市場需求降低。
涂料、化工、科技、半導體……一個月內近10萬名員工被解雇
陶氏的困境并不是個例,能源價格高企、市場需求低迷和供應鏈不穩定等眾多因素正蔓延至越來越多的行業領域。而多種不可抗力造成的業績下滑也推動了涂料、化工企業舉起了殘酷的裁員刀斧。
化工業巨頭3M公司發布了悲觀的全年盈利前景,并計劃削減2500個全球制造崗位,首席執行官Mike Roman在3M公司的財報中稱這是 “與調整后產量保持一致的必要決定”。
巴斯夫表示,將在2024年將歐洲的年度總成本削減5億歐元,一半以上的成本削減將在其德國總部路德維希港工廠實施,其中包括裁員計劃。據巴斯夫初步核算,2022全年凈虧損13.76億歐元。
中漆集團2022年中期雇員合計673人,較前一年度同期的788名減少14.6%。
除此之外,科技、電子、互聯網等多個產業紛紛曝出裁員消息,可謂是觸目驚心。僅2023年1月,已有292家科技公司提出裁員,總計90,430人受到影響,相當于平均每天向社會“輸送”超3000名人才。
1月30日,飛利浦發布第四季度業績,可比訂單量下降了8%,企業同時表示,將在2025年前在全球范圍內額外裁員6000人(此前已宣布將裁員4000人),以提高利潤率。
1月28日,新思科技Synopsys將在加州裁員,包括位于山景城 102 East Middlefield Road 和桑尼維爾工廠的102名員工,本次裁員定于3月31日生效。
1月27日消息,移動處理器大廠高通(Qualcomm)在去年年底對某些部門進行選擇性裁員之后,將在以色列進行新一輪裁員,定于2月進行。
1月27日,美國三大芯片制造設備供應商之一的泛林集團(Lam Research)宣布,計劃裁減約1300人(相當于約7%的員工),以減少開支。
1月26日消息,德國商業軟件巨頭SAP宣布將削減至多3000個崗位,約占其員工總數的2.5%。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Klein表示,SAP將考慮出售所持Qualtrics股份。
1月26日報道,老牌科技巨頭IBM也加入了裁員大軍。IBM發言人表示,此次裁員將源于其Kyndryl的分拆和醫療健康業務的剝離,將因此產生約3億美元的費用,此次裁員將使其28萬的員工總數減少1.4%。
北京時間1月20日,市值超1萬億美元(約8.6萬億人民幣)谷歌公司宣布裁員大約1.2萬人,約占全球員工總量的6%。
1月18日,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公司宣布,將于3月底前在全球裁員1萬人,約占員工總數的5%,以應對經濟形勢不佳及客戶需求變化。微軟公司說,裁員是為回應“宏觀經濟形勢和客戶優先考慮事項變化”。
當地時間1月18日,亞馬遜高管發郵件確認啟動新一輪裁員,裁員人數預計達1.8萬人,成為亞馬遜歷史上最大規模裁員;這輪裁員將主要影響零售和人力資源部門。
1月9日,高盛集團啟動歷來規模最大的裁員之一,執行裁員約3200人的計劃。知情人士透露,超過三分之一可能來自其核心交易和銀行部門。
1月8日消息,推特公司再次削減負責審核全球內容的信任與安全團隊。去年11月初,馬斯克為了削減成本開支,辭退大約3700名員工,占這家公司員工總數的一半,之后又有數百名員工辭職。
1月6日,麥當勞首席執行官克里斯·坎普欽斯基表示計劃進行裁員??财諝J斯基表示,將進行“艱難”的討論和決定,一些計劃將被降低優先級或完全停止。
1月5日,美國商業軟件公司Salesforce表示,由于對經濟的擔憂,計劃裁減10%的崗位,即約8000名員工,并縮減辦公空間。
事實上,這輪創歷史數量的裁員“風暴”早在去年就開始了。2022年全年,全球科技企業宣布裁員97171人,比2021年增長649%。自疫情以來的三年多時間,全球1300多家科技公司共宣布裁員超過30萬人。
更為可怕的是,投資公司分析表示,苦日子尚未完全過去,未來三個季度或將出現更多的裁員,究其原因還是多個行業領域收益的下滑,不得不優化結構,將員工輸送到社會中以減輕壓力。如果未來經濟復蘇和消費回暖未達到預期,或將有更多的企業被寒氣侵襲,以“斷臂求生”的方式度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