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防水行業下游主要客戶是房地產與基建。而近年來房地產市場不振,波及上游建材防水行業。雨中情二次上會,首發申請未能通過上周主板市場只安排了雨中情上會,遺憾的是,最終未能通過。
資料顯示,雨中情2020年底完成股份制改造,2021年3月上市輔導備案,首發申請當年9月獲得受理,擬登陸深市主板。按照原計劃,雨中情去年12月1日首發上會。而前次暫緩表決后,直至此番上會未能通過,本輪沖擊IPO進程結束。
雨中情集團現全國分布西安、蘭州、咸陽、泰州、涇陽、壽光、富平七大生產基地,生產設備包括四條意大利納迪尼進口卷材生產線、TPO/PVC/HDPE高分子卷材生產線等多條自動化防水卷材和涂料生產線。主打產品“雨水情”牌防水系列包括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自粘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和高鐵專用防水材料等。依靠良好的產品質量和客戶口碑,“雨水情”牌防水材料先后榮獲“中國房地產企業500強首選品牌”、“工程防水影響力品牌十強”、“中國房地產供應商競爭力十強”等榮譽稱號。集團也連續多年被西安市政府和中國建筑防水協會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和“企業信用等級AAA證書”。
雨中情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發審公告是在1月5日晚公布,目前尚不清楚公司后續是否有新的上市計劃。
一位投行人士介紹,IPO未通過企業,若繼續有意資本市場通常有兩種選擇,一是重新申報,二是選擇其他途徑。其他途徑包括境外上市、借殼上市、并購重組等等。
就過往而言,IPO失利企業選擇二次申報甚至多次申報亦不鮮見。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2020年之后上會的企業里,有66家公司因首次未通過后二次或多次申報。
而根據相關法規,這期間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規范“冷靜期”。據證監會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股票發行申請未獲核準的,自中國證監會作出不予核準決定之日起6個月后,發行人可再次提出股票發行申請。”
上述投行人士認為,IPO失利并非終點,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問題,符合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在其后沖刺資本市場中將更有利于通過相關審核。
應收賬款超10億,占營收達65.1%
雨中情主營產品防水材料,因產銷量在西北市場首屈一指,而獲稱“西北防水王”。
作為一家成立22年的老牌建材企業,雨中情已在陜西西安、陜西咸陽、甘肅蘭州、江蘇泰州、山東壽光、陜西渭南等地建立生產研發基地,銷售和服務網絡覆蓋國內大部分地區。
招股書顯示,雨中情與碧桂園、新城控股、榮盛發展、融信中國等知名房企達成戰略合作,并成為中國建筑、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知名建筑企業的優質供應商。
雨中情2021年9月披露招股書,2022年3月更新招股書,財務數據截止到2021年9月。
發審委對雨中情提出詢問的七個問題,集中在財務數據方面,并聚焦了應收賬款。如:發審委要求說明逾期應收賬款余額逐年上升且上升速度大于收入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放寬信用政策調節收入的情形;2022年10月對應收款項信用損失進行追溯調整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是否符合首發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發行人按賬齡計算的預期損失率是否充分,計提比例是否合理,計提金額是否充分。
而據招股書記載,截至2021年9月,雨中情應收賬款賬面價值10.55億元,占營收65.1%(年化)。未來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應收賬款金額可能持續增加。
同時,發審委問及雨中情向天津傳景一次性支付大額履約保證金的原因和合理性。
此外,發審委提出的問題還涉及:雨中情毛利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未來是否可持續;2021年以來經營業績持續下滑的原因; 2022年下半年大額銷售原材料瀝青業務的真實性、商業合理性及持續性等方面。